8月25日,广州日报报道,浙江温州一学校学生小林被同学篡改志愿,导致被分数线更低的学校录取,教育局发现一陌生账号曾8次登录小林账号,并将十几所学校删改至一所,事后,小林父亲报警,并表示小林在此前曾多次受到威胁、恐吓、霸凌。经调查,苍南县公安局给予该名同学6日拘留处罚,未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为其未满16岁。
近年来,校园欺凌呈现愈演愈烈之势,直至2016年,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引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在全国中小学大力开展整治校园欺凌活动,校园欺凌才得到了一定的制止,净化了学校环境,保护了孩子。
然而,校园欺凌在整治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首要的问题就是年龄问题,校园欺凌普遍呈现低龄化,而我国对未成年人进行了保护,明确规定不满16岁的儿童不具有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儿童心智发展进程逐渐加快,未成年儿童心智早熟现象普遍,因此,部分学生正是有意无意的利用法律对他们的保护,肆无忌惮的对他人施加霸凌。
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细化未成年犯罪法律条例,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是有效解决校园欺凌的方法,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之下,学校一定会成为孩子们的乐园,会拥有文明、快乐的学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