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开手机客户端,叫份外卖,或许是你我再平常不过的就餐选择。不过,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饱腹之后的一次性餐盒、筷子、塑料袋,以及餐余垃圾,会给环境造成多大压力。据统计,国内互联网订餐平台一天使用的塑料餐盒约有4000 万个,全国每天因外卖产生的餐饮残余多达上千吨。有人将这些外卖垃圾称之为“生态浩劫”,虽然略显夸张,但也反映出科学管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让绿色生活成为我们时代的环保名片,需要激发出每个人的环保热情,以思想自觉引领行为自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留意观察就能发现,在我们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外出随身携带筷子、水杯、便当盒,不用一次性杯子和塑料袋;平常生活中尽量安排在家做饭,选择玻璃罐保存食物,等等。人人于这些细微处尽一份环保绵力,长此以往,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势必能往前跨出一大步。迎接绿色生活时代,需要从生活点滴开始建构。
2. 开发海洋与保护海洋是一种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辩证统一关系,离开开发谈保护那是缘木求鱼,离开保护谈开发那是竭泽而渔。开发海洋是保护海洋的基础,这是因为保护海洋不能够是一句空话,是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做支撑的,而海洋是蓝色的宝藏,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人类通过开发海洋能够获得丰富的物质基础,实现安身立命,并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发展,只有人类自身得到发展才有能力去保护海洋,因此开发海洋是必要的。保护海洋是开发海洋的保障,保护海洋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这是因为保护好海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可持续地开发海洋资源,倘若海洋受到污染,不仅无法开发,海洋污染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日本濑户内海曾经是日本天然的鱼仓、最富足的海湾,但由于过度开发而不注重保护,结果污染严重,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水俣病。因此保护海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人类要过上更好的生活,需要发展经济。过去认为生产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的活动才是经济活动,才是发展了但是人类除了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品有需求外,还需要生产品,需要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舒适的环境。过去之所以没有将这些生态产品定义为产品,没有将提供生态产品的活动定义为发展,是因为在工业文明之前以及工业文明的早期,生态产品是无限供给的,是不需要付费就可以自然而然得到的。现在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越来越成为稀缺产品。比如,生产农产品需要耕地,提供生态产品也需要“耕地”。生态产品的“耕地”就是森林、草原、湿地、湖泊、海洋等生态空间,只有保护好这些生态空间,才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要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发展应有的内涵,为人民提供更多蓝天净水。
4.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不能盲目地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5.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很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对此,他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据我国史料记载,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于毁林开荒、滥砍滥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淹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实践证明,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