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A.阅读 B.吹拉弹唱
C.运算 D.记忆
2.现代学校教育目标是培养( )。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C.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 D.品德、智力、体力等全面发展的人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教师劳动特点是( )。
A.长期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4.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在( )。
A.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B.平等与尊重的关系
C.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 D.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
5.小学阶段的教学主要用直观性教学原则,中学以后采用抽象的讲解,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6.整合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是( )。
A.精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调节策略
7.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是( )。
A.分数至上观 B.多元评价观
C.行为导向观 D.发展性评价观
8.学生想提高学习成绩但又觉得辛苦而不愿努力,体现的动机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9.“勤奋、自信、合群、坚强”描述的心理现象是(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品德
10.在读一首短诗时,某生学习十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这种增加的附加学习叫做( )。
A.重复学习 B.过度学习
C.继续学习 D.延长学习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B选项属于操作技能,不属于心智技能。故本题选B。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学校教育要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故本题选A。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长期性特点。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教师劳动的成效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检验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才能看到结果,得到验证,教师的某些影响对学生终身都会发生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对这个道理的最佳阐释。故本题选A。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开放、平等、互助、互相尊重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在平等与尊重的关系。故本题选B。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题干中,小学和中学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关注了不同阶段学生的具有不同的特点,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故本题选D。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用以整合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故本题选C。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的评价理念。结合评价发展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教育评价的问题,新课程提出发展性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故本题选D。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趋避冲突。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的内心冲突。学生想提高学习成绩但又觉得幸苦而不愿努力,体现的动机冲突是趋避冲突。故本题选C。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性格。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勤奋、自信、合群、坚强”描述的心理现象是性格。故本题选B。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过度学习。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题干中,能背诵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增加的附加学习就是过度学习。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