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这类题目作为公考考试中的必考题目,在实际考试中,这类题通常以写讲话稿、短评、总结报告、工作方案等来进行考察。同时一直以来占据着较高的分值,通常在30分左右,而据统计,这类题是众多考生心中备考路上的一大难点,同学们会找不准内容写什么,纠结这类题目的格式等一系列问题。那么今天就将和大家分享一些破解这类题的技巧。
铭记第一点:申论的作答本质——答案全部在材料中
“答案全部在材料”中这一本质一直贯穿于申论的所有题目,那在公文写作题目中,考生不要过多去自己编造内容,尤其是在这类题目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并不是说不可以自己去书写开头和结尾,只是我们必须在遵循材料内容下,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例如全是案例材料等,贯彻执行中的每一个部分内容仍来源于材料中。
铭记第二点:解决公文写作的格式问题
格式在公文写作中占有一定分数,一般2-3分,对此诸多考生都比较纠结也比较注重,甚至想要去记住每一类文种的具体格式。其实格式并没有这么复杂,我们只需要记住关于格式问题无非两种情况:一、不需要格式,而通常这种情况题干或要求中都会提及,例如不考虑行文格式等,我们只需仔细审题即可得出;二、需要格式,需要格式就需分为完整格式和非完整格式,而是否需要完整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文种判断,如通知等这类比较正式的发文,则需要完整的格式,而新闻稿这类,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其实不需要完整格式,只需标题+正文即可。而很多情况下,可能还会遇到一些不是特别常见的例如编者按、导言等,这时怎么办?如果不确定文种的具体格式,那么直接写为标题+正文。
铭记第三点:公文写作没有绝对的逻辑,逻辑合理即可
按照中国人讲话以及表述习惯,并不习惯于直接表达要点,而往往会有“寒暄”的开头,再切入主题,最后还会有一个总结。对此,公文写作题也遵循着开头、主体、结尾这样的逻辑书写答案。而每个部分的内容并没有固定,只要读下来逻辑畅通皆可,因此有的题目中,结尾和开头对调的情况也是存在的。那具体如何写呢,开头的写作其实考生不必过多担心,结合历年的考试真题来看,很多情况下材料的开头就适合于我们文章的开头,而其余的情况则需考生整合材料中一些背景式的表述,作为“引子”,放在开头部分;主体的写作则更为简单,通过题干审清目的意图后,主体就等同于归纳概括题目;而结尾写什么呢,很多情况其实并不需要特定的结尾,例如建议书等;而往往需要结尾的情况为结尾具有实际内容的时候,例如倡议书、宣传稿结尾需要发出呼吁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