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 第五周 教综模拟题5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小明喜欢打篮球,经常放学后作业没做完就去打篮球了,妈妈为了让小明改掉这个坏习惯,要求他每天放学回家后先完成作业再出去玩,如果一周都能坚持的话,周末就让他多玩一个小时篮球,于是小明逐渐养成了放学后先完成作业再玩的习惯。这里妈妈运用了行为原理中的(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2.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谁,曾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开展集体讨论,鼓励大家尽可能快地提出各种天马行空的设想或观点,相互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发创造性的连锁反应,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曾老师运用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属于( )。
A.推理与假设训练 B.头脑风暴法
C.自我设计训练 D.抽象思维训练
3.读一年级的学生会产生对高年级学生地位的羡慕,而对于教师的眼神却不会过多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社会性的动机作用才随之增长,如注意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渐渐地学会与其他同学比较等。这体现了( )影响学习动机的形成。
A.需要与目标结构 B.成熟与年龄特点
C.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 D.焦虑程度
4.下列关于板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板书要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B.板书设计要层次分明、简练、逻辑性强
C.板书布局要合理,字迹越大越好
D.板书文字书写要规范,并保持适宜的书写速度
5.加涅将学习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其中,( )是反应的发生阶段,是反应发生器把学习者的反应命题组织起来,使它们在操作活动中表现出来。
A.保持阶段 B.回忆阶段
C.概括阶段 D.操作阶段
6.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取决于四种相互联系的子过程,其中( )是把符号的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的过程。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运动再生过程 D.强化和动机过程
7.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保护教师权益的法律制度。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不包括( )。
A.公开性 B.法律性
C.特定性 D.非诉讼性
8.下列关于受教育者的权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小明虽身体残疾,但其在升学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B.小华虽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农村,但其在入学方面享有与同龄男子平等的权利
C.15岁的小美涉嫌故意杀人,因此其家庭不可以为其接收教育创造条件
D.家庭经济困难的小琦有接受社会对其提供的学费资助的权利
9.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
A.体育 B.智育
C.劳动技术教育 D.德育
10.当班主任侯老师在教室宣布学校通知时,学生小徐顶了一句嘴,结果被侯老师踢倒在地,倒地前头部撞在墙上,倒地后两三分钟未动弹,侯老师将小徐扶起来趴在桌子上。事发20多天后,小徐身亡。尸检鉴定侯老师的体罚行为为诱发因素。对此,应对侯老师( )。
A.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B.给予降级处分
C.追究行政责任 D.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正强化。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题干中小明喜欢打篮球,经常不完成作业,妈妈为了让小明养成完成作业的习惯,答应让小明多玩一个小时篮球,妈妈的目的是提高小明完成作业的频率,妈妈所用的强化物是小明喜欢的刺激,即打篮球,所以是正强化。故本题选A。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头脑风暴训练指的是,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具体应用此方法时,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题干中曾老师组织学生通过集体讨论,鼓励大家提出各种观点,属于头脑风暴法。故本题选B。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在各种动机表现中可见幼年的孩子对于社会的影响、家长的过高要求等常常是不予理睬的。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小孩子对生理安全过分关注,而大孩子比较在意社会影响,如教师、家长的期望等。比如,刚入学的孩子会产生对小学生地位和外表的羡慕,而对于教师的眼神却不会多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的动机作用才增长,如注意到自己在班中的地位,渐渐地学会与其他同学比较等。故本题选B。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板书。板书设计的要求有:(1)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内容精炼是指板书要用最精炼的文字或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重点突出是指板书要反映教学的难点、重点,不能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因此A正确。(2)语言科学、准确。板书语言科学、准确是指用以表达教学内容的板书语言信息符号是恰如其分的。这就要求板书要用词恰当、概括准确、图表规范、线条整齐。(3)条理清晰、布局合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主线清晰、枝蔓有序。因此B正确。(4)形式多样、启发思维。板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同一个教学内容因教学主旨、教学风格、教学对象等不同也会有区别。(5)书写规范、流畅,示范性强。因此D正确。选项C错误,板书的字体大小应该要适宜,而不是越大越好。故本题选C。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涅的学习理论。加涅把学习分成了八个阶段:(1)动机阶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2)了解阶段:注意和选择性知觉;(3)获得阶段:所学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并编码和储存;(4)保持阶段:将已编码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储存;(5)回忆阶段:进行信息的检索;(6)概括阶段:实现学习的迁移;(7)操作阶段:反应发生阶段,学生通过作业表现其操作活动;(8)反馈阶段:证实预期,获得强化。题干中提及的反应发生阶段属于操作阶段,故本题选D。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1)注意: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如果学习者对示范行为的重要特征不予注意,或无正确的知觉,就无法进行学习。(2)保持:用言语和形象两种形式把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适当的表象保存起来。(3)再现:把记忆中的表象转换成行为,并根据反馈来调整行为以作出正确的反应。(4)动机:再现示范行为后,学习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还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题干中描述的把符号的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的过程是再现,也叫运动再生过程,故本题选C。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包括:非诉讼性、权利救济的特定性和法律性。公开性不属于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故本题选A。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受教育者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因此AB正确。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因此D正确。第四十条规定: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C选项15岁的小美涉嫌故意杀人,但由于小美属于未成年人,所以其家庭应该为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创造条件。故本题选C。
9.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故本题选D。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题干中老师体罚学生手段恶劣,情节严重致学生死亡,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故本题选D。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小明喜欢打篮球,经常放学后作业没做完就去打篮球了,妈妈为了让小明改掉这个坏习惯,要求他每天放学回家后先完成作业再出去玩,如果一周都能坚持的话,周末就让他多玩一个小时篮球,于是小明逐渐养成了放学后先完成作业再玩的习惯。这里妈妈运用了行为原理中的(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2.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谁,曾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开展集体讨论,鼓励大家尽可能快地提出各种天马行空的设想或观点,相互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发创造性的连锁反应,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曾老师运用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属于( )。
A.推理与假设训练 B.头脑风暴法
C.自我设计训练 D.抽象思维训练
3.读一年级的学生会产生对高年级学生地位的羡慕,而对于教师的眼神却不会过多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社会性的动机作用才随之增长,如注意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渐渐地学会与其他同学比较等。这体现了( )影响学习动机的形成。
A.需要与目标结构 B.成熟与年龄特点
C.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 D.焦虑程度
4.下列关于板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板书要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B.板书设计要层次分明、简练、逻辑性强
C.板书布局要合理,字迹越大越好
D.板书文字书写要规范,并保持适宜的书写速度
5.加涅将学习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其中,( )是反应的发生阶段,是反应发生器把学习者的反应命题组织起来,使它们在操作活动中表现出来。
A.保持阶段 B.回忆阶段
C.概括阶段 D.操作阶段
6.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取决于四种相互联系的子过程,其中( )是把符号的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的过程。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运动再生过程 D.强化和动机过程
7.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保护教师权益的法律制度。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不包括( )。
A.公开性 B.法律性
C.特定性 D.非诉讼性
8.下列关于受教育者的权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小明虽身体残疾,但其在升学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B.小华虽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农村,但其在入学方面享有与同龄男子平等的权利
C.15岁的小美涉嫌故意杀人,因此其家庭不可以为其接收教育创造条件
D.家庭经济困难的小琦有接受社会对其提供的学费资助的权利
9.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
A.体育 B.智育
C.劳动技术教育 D.德育
10.当班主任侯老师在教室宣布学校通知时,学生小徐顶了一句嘴,结果被侯老师踢倒在地,倒地前头部撞在墙上,倒地后两三分钟未动弹,侯老师将小徐扶起来趴在桌子上。事发20多天后,小徐身亡。尸检鉴定侯老师的体罚行为为诱发因素。对此,应对侯老师( )。
A.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B.给予降级处分
C.追究行政责任 D.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正强化。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题干中小明喜欢打篮球,经常不完成作业,妈妈为了让小明养成完成作业的习惯,答应让小明多玩一个小时篮球,妈妈的目的是提高小明完成作业的频率,妈妈所用的强化物是小明喜欢的刺激,即打篮球,所以是正强化。故本题选A。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头脑风暴训练指的是,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具体应用此方法时,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题干中曾老师组织学生通过集体讨论,鼓励大家提出各种观点,属于头脑风暴法。故本题选B。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在各种动机表现中可见幼年的孩子对于社会的影响、家长的过高要求等常常是不予理睬的。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小孩子对生理安全过分关注,而大孩子比较在意社会影响,如教师、家长的期望等。比如,刚入学的孩子会产生对小学生地位和外表的羡慕,而对于教师的眼神却不会多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的动机作用才增长,如注意到自己在班中的地位,渐渐地学会与其他同学比较等。故本题选B。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板书。板书设计的要求有:(1)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内容精炼是指板书要用最精炼的文字或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重点突出是指板书要反映教学的难点、重点,不能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因此A正确。(2)语言科学、准确。板书语言科学、准确是指用以表达教学内容的板书语言信息符号是恰如其分的。这就要求板书要用词恰当、概括准确、图表规范、线条整齐。(3)条理清晰、布局合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主线清晰、枝蔓有序。因此B正确。(4)形式多样、启发思维。板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同一个教学内容因教学主旨、教学风格、教学对象等不同也会有区别。(5)书写规范、流畅,示范性强。因此D正确。选项C错误,板书的字体大小应该要适宜,而不是越大越好。故本题选C。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涅的学习理论。加涅把学习分成了八个阶段:(1)动机阶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2)了解阶段:注意和选择性知觉;(3)获得阶段:所学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并编码和储存;(4)保持阶段:将已编码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储存;(5)回忆阶段:进行信息的检索;(6)概括阶段:实现学习的迁移;(7)操作阶段:反应发生阶段,学生通过作业表现其操作活动;(8)反馈阶段:证实预期,获得强化。题干中提及的反应发生阶段属于操作阶段,故本题选D。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1)注意: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如果学习者对示范行为的重要特征不予注意,或无正确的知觉,就无法进行学习。(2)保持:用言语和形象两种形式把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适当的表象保存起来。(3)再现:把记忆中的表象转换成行为,并根据反馈来调整行为以作出正确的反应。(4)动机:再现示范行为后,学习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还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题干中描述的把符号的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的过程是再现,也叫运动再生过程,故本题选C。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包括:非诉讼性、权利救济的特定性和法律性。公开性不属于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故本题选A。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受教育者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因此AB正确。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因此D正确。第四十条规定: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C选项15岁的小美涉嫌故意杀人,但由于小美属于未成年人,所以其家庭应该为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创造条件。故本题选C。
9.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故本题选D。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题干中老师体罚学生手段恶劣,情节严重致学生死亡,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