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事件】
光明网评论员:最近有个词在互联网上兴起——躺平。顾名思义,所谓“躺平”,就是瘫倒在地,不再鸡血沸腾、渴求成功了。从个案采访看出,能描摹出“躺平”的轮廓画像:有人受够了大企业的996,抱起了大专专职教师的铁饭碗;有人逃离了职场“假模假式”的人际关系,跑去麦当劳打零工;有人创业失败,躺平在家等待继承家产;有人看清了真实的自己,三次离职后,回到四线城市当咖啡店店员;也有人拒绝升职加薪,找了个养老的差事舒舒坦坦……
【各方观点】
@网易:躺平,正是对内卷命运作出的抗争,虽然它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却不能说成是绝望的代名词。躺平主义者宣称放弃奋斗,下定决心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以一种“极简”的方式去生活,很像前两年日本流行的“佛系”,无欲无求、不悲不喜、云淡风轻而追求内心平和。从某种角度来看,更像是新一代年轻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中国青年网:“躺平”虽是一种短期内可以选择的缓和姿态,但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人可以不奋斗而获得成功,哪怕自己努力之后依然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只要自己奋斗过,也就不留遗憾了。与之相反,如果一味躲在舒适的环境里,成功永远不会从天而降。
@凤凰网:与其说“躺平”是青年之忧,不如说它是时代之痛,是一个社会的损失。也许在躺平主义者看来,这样的说法不免有些功利主义,但一个健康的社会,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应是多元和包容的,而不能是固化和虚伪的。
@腾讯网:当前,“躺平主义”在年轻人和部分中年人中流行,标志着部分中轻年思想的解放和崛起,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不生娃、不消费,维持生存最低标准,拒绝成为他人赚钱的机器和被剥削的奴隶,这大概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无声也最无奈的反抗。
【试题模拟】
由于社会越来越“内卷”,一部分年轻人对待生活的方式,就采取了“躺平”的态度。用比较文艺且文明的方式去解释这个词:就是不管对方对你做什么事情,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你都不做任何的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内心毫无波澜。对于“躺平”,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现在比较流行“躺平”一词,而所谓躺平就是指有些年轻人对抗社会内卷化,降低欲望,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不工作、不消费。但是对于“躺平”的看法,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赞同或反对的分化不断加剧,无论是站在个人生活的角度为自己呐喊支持“躺平”,还是以资本和国家前途为理由进行批判,我们都需要理性的去看待它,更需要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它。
“躺平”在短期内的确可以带来一些好处,首先可以让自己更加合理的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另外对于社会竞争而言,也可以适当的减少内卷,同时可以倒逼资本出血,从而提高工资待遇。但是“躺平”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它根本上也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对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缺乏追求,缺乏上进心,久而久之容易颓废,个人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如果任其发展成一种社会现象时,势必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制度和国体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和挑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对此,我有以下建议:
换位思考,积极鼓励。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理应有多元的自我实现可能。因此,面对“躺平”青年,与其耳提面命地要求他们积极、乐观、向上,不断奋斗,倒不如换位思考,去体会一下他们正面临着的学业、职业的双重压力,了解其需求并鼓励他们通过对生活的回归来超越工作的内卷。
树立尊重意识,落实劳动法规。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劳动关系稳定和劳动者的共同努力。在共享理念之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仅不能削弱,更应切实保障,《劳动合同法》不仅不能废止,更应落实到位。做到公平公正,按劳分配,同工同酬,正常工作,让劳动者得到应有的尊重。
加大宣传教育,树立正确认识。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加大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在社会上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弘扬艰苦奋斗中华传统美德。
重任在肩,更需砥砺奋进。相信通过上述的努力,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更加努力上进,而非“躺平”化。
【思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