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备考技巧

首页 > 青海公选遴选考试 > 备考技巧

面试热点:呵护生命共同体

未知 | 2024-12-30 13:51

收藏

  背景概括:

  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即将在中国昆明召开。生态文明成为大会主题的关键词,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鲜明的世界意义,体现了中国与国际社会一道,呵护地球生物多样性,以更为有效的生态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信心和决心。

  21世纪以来,中国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阶段性目标全面圆满超额完成;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降级,青藏高原藏羚羊种群数量大幅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中国的优异答卷,充分展现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与作为,其背后蕴藏的治理智慧和经验,正可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有意义的“治慧”启迪。

  如何才能更好的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第一、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局高度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要增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内化为行动自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环保与民生需求相生相成的动态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

  第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必须坚持系统观。生态系统治理和保护涉及方方面面。从中国近些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看,在生态治理的路径和方法上,既要推动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做加法,也要推进减污降碳做减法;既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又要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既要着力解决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突出环境短板,又要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只有在治理实践中坚持科学、系统的方法,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情况。

  第三、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必须以法治化、可持续眼光统筹擘画。绿色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是我们的追求目标,生态文明大计却非一日之功。要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系统监管和全过程监管,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政策支撑。在坚持法规制度的刚性约束的同时,也要形成社会风气的柔性引导。只有政府、市场、社会的作用皆不偏废,才能调动起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