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正确的题目标“√”,错误的题目标“×”)
1.某中学生对班主任说自己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有轻生的念头,但是请班主任替自己保密,不要告诉父母和学校,否则他会觉得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人值得信任。班主任在与其谈心后,没有把情况告诉其父母和学校。这位班主任的做法尊重了学生的意愿,是妥当的。 ( )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这种需要被满足后,人们会更强烈地去追求进一步满足。 ( )
3.功能固着是积极迁移的例子,因为它是把熟悉且恰当的策略运用到了新情境中。 ( )
4.消极情绪对人也有正面的意义。 ( )
5.在学校教学中,教师指导的程度越小,学生发现的程度越大,效果越好。 ( )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 ( )
7.在编制学科测验时,教师要确保测验问题和课程目标是一致的。 ( )
8.当一名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失败归于智商或者这门学科太难时,他可能会消极的接受失败,变得沮丧无助。 ( )
9.某小学组织六年级学生去北京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此德育活动采取了品德评价法。 ( )
10.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 ( )
【参考答案】
1.×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管理。题中学生已有轻生念头,随时可能有自杀行为,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告知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帮助学生度过难关,教师完全保密的做法不当。故本题错误。
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者被归为低级需要即缺失需要;后三者被归为高级需要即成长需要。因此自我实现不是缺失性需要,而是成长需要。故本题错误。
3.×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并不能体现把策略恰当运用到新情境中,故本题错误。
4.√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作用。任何消极负面情绪都有积极的正面意义,就像中国传统的辩证思想一样,祸福相依。如考试前的适当紧张会提高我们问题解决的速度。故本题正确。
5.×
【解析】并非教师指导程度越小,学生发现程度越大。教师指导太少,很多学生可能根本就不能有任何发现,因此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故本题错误。
6.√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故本题正确。
7.√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测验的要求。测验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是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地描述人的心理特征。学科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因此需要和课程目标相一致。故本题正确。
8.√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韦纳的归因理论。若归因于智商或学科太难时,学生会认为其能力不行,无论怎样努力都是无用的,最终导致被动的接受失败并沮丧。故本题正确。
9.×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题干描述应为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包括两种言语说服和事实说服,参观属于事实说服的内容。故本题错误。
10.√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孟子的思想。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被视为孟子的四端说,是孟子性善论的依据,故本题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