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 第五周 教综模拟题7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不属于教师进行依法执教的表现是( )。
A.嘲讽上课捣乱的学生 B.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C.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 D.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2.( )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管理工作。
A.学生管理 B.教师管理
C.教学工作管理 D.德育管理
3.在学习之后加以配套练习的学习效果会比只学不练的更好,这表明( )。
A.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B.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C.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并不是同步的 D.教学应以学生学会做题为目的
4.( )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A.教学大纲 B.教学目标
C.教学意义 D.教学原则
5.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的内容不包括( )。
A.钻研教材 B.了解学生
C.检查复习 D.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6.齐老师发现,某次考试中的一道单项选择题,大部分的学生都答对了,则这道题目的( )较低。
A.信度 B.准确度
C.效度 D.难度
7.某市在各中小学开展“新生活教育”实验,鼓励孩子们将生活中遇到的疑问带到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们讨论解决。此实验的开展,体现的教育原则是( )。
A.整体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阶段性原则
8.历代众多中外教育家都曾以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过程做出探索。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理论。其中,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形成的依据是( )。
A.学习过程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B.教学要强调学生主动的学习思考和实践
C.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
D.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加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9.英语老师陈老师正在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做出控制,陈老师所做的研究属于( )。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差异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10.覃老师为了在班级上采取分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新学期第一堂课就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学科测试,并将学科测试的结果作为分组的重要依据。覃老师的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师德规范中依法执教的理解。根据1997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规范》,依法执教是指教师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A选项嘲讽学生没有尊重学生,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故本题选A。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工作管理的地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途径。以教学为主,是学校工作的基本规律。从学校整个管理来看,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故本题选C。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表现为:(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题干中在学习完知识之后,加以练习比只学不练的效果好,表明能力发展得好,可以使学习知识的速度加快、水平提高,并能灵活运用。故本题选B。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因此,教学目标学校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故本题选B。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备课的内容。备课包括三项工作和三种计划。三项工作是指: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三种计划是指:学期(学年)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检查复习不属于备课的内容,故本题选C。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难度概念的理解。测验的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准确测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题干中齐老师发现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做对了,说明试题难度比较低。准确度是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它用来表示误差的大小。故本题选D。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并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题干中鼓励孩子们将生活中遇到的疑问带到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们讨论解决,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故本题选B。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某些规律。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故本题选C。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类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类型:(1)主动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出控制;(2)反思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3)合作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4)社会文化研究,即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题干中陈老师正在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符合主动性研究。故本题选A。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这种评价也称为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通过诊断性评价,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准备情况,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由此决定对学生采取解决策略。题干中覃老师在新学期第一堂课就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学科测试,并将学科测试的结果作为分组的重要依据,体现的是诊断性评价。故本题选A。